熒光抗體在使用前應加以鑒定,鑒定指標記包括效價及熒光素與蛋白質的結合比率,抗體效價可以用瓊脂雙擴散法進行滴定,效價大于1:16者較為理想,熒光素與蛋白質結合比率(F/P)的測定和計算的基本方法是:將制備的熒光抗體稀釋至A2801≈1.0,分別測讀A280(蛋白質特異吸收峰)和標記熒光素的特異吸收峰,按公式計算。
F/P值越高,說明抗體分子上結合的熒光素越多,反之則越少,一般用于固定標本的熒光抗體以F/P=1.5為宜,用于活細胞染色的以F/P=2.4為宜。
熒光抗體工作濃度的確定方法類似ELISA間接法中酶標抗體的滴定,將熒光抗體自1:4~1:256倍比稀釋,對切片標本作熒光抗體染色。以能清晰顯示特異熒光、且非特異染色弱的最高稀釋度為熒光抗體工作濃度。
熒光抗體的保存應注意防止抗體失活和防止熒光猝滅,最好小量分裝,-20℃凍存,這樣就可放置3~4年。在4℃中一般也可存放1~2年。
熒光抗體規(guī)律:
?。?)初次反應產生抗體:當抗原次進入機體時,需經一定的潛伏期才能產生抗體,且抗體產生的量也不多,在體內維持的時間也較短。
?。?)再次反應產生抗體:當相同抗原第二次進入機體后,開始時,由于原有抗體中的一部分與再次進入的抗原結合,可使原有抗體量略為降低。隨后,抗體效價迅速大量增加,可比初次反應產生的多幾倍到幾十倍,在體內留存的時間亦較長。
(3)回憶反應產生抗體:由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,經過一定時間后可逐漸消失。此時若再次接觸抗原,可使已消失的抗體快速上升。如再次刺激機體的抗原與初次相同,則稱為特異性回憶反應;若與初次反應不同,則稱為非特異性回憶反應。非特異性回憶反應引起的抗體的上升是暫時性的,短時間內即很快下降。